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教育 > 大學小院
投稿

開學季需提防這些安全風險:5大防騙錦囊要get

2017-08-31 15:13:49 來源:法制日報 作者: 點擊圖片瀏覽下一頁

 

中央戲劇學院2017級新生報到開始(資料圖)。

新生群“好友”借錢可能是騙局校園內(nèi)陌生人介紹兼職或為陷阱

大學新生入學需提防哪些安全風險

不久前,教育部網(wǎng)站發(fā)布消息,全國學生資助管理中心發(fā)布2017年第7號預警,高校新生錄取報到之際,學?梢苑偶伲Y助工作不能放假。要求各校的學生資助部門當好新生“便民服務室”,做到普查新生、熱線電話、安全提醒、尊重隱私“四個到位”。“四個到位”其中就包括安全提醒要到位,要讓新生知曉不法分子慣用的行騙伎倆,知曉申請獎助學金和交學費的方法流程,提高新生的安全意識和甄別能力。大學新生入學應培養(yǎng)哪些安全意識、需提防哪些安全風險?《法制日報》記者就此進行了調查。

又是一年開學季,對于大學新生來說,意味著正式走出家門進入人生新階段。與此同時,大學新生由于社會經(jīng)驗不足,容易成為一些不法活動的受害者。

近日,《法制日報》記者赴北京幾所高校調查,探訪大學新生的安全意識及可能面對的安全風險。

別有用心者混入新生QQ群

來自浙江省紹興市的吳雨婷今年成為中國政法大學法學院的一名新生。

臨近開學,許多以新生為對象的微信群或QQ群紛紛建立起來,以學院、專業(yè)、班級、地域等進行劃分。吳雨婷告訴記者,她也加入了一個QQ群。

“這些群大都是由上一級的師兄師姐建起來的,微信群的二維碼或QQ群的群號經(jīng)由貼吧、微信公眾號、微信朋友圈、同一級學生之間傳播,因為具有一定的開放性,所以難免混進一些‘裝神弄鬼’的騙子。”吳雨婷這樣向記者描述。

就在這兩天,吳雨婷發(fā)現(xiàn),新生的QQ群里就混進了一個“怪人”。

“前天下午,我在看手機時,新生群里有一個人申請加我為好友。當時,我有些詫異,因為新生群里同學之間雖然會互加好友,但大多是之前就認識或聽說過的,如果是陌生人也會在好友申請里備注清楚。”吳雨婷說,但那個人既沒有備注信息,也沒有說明加好友的目的。

因為這幾天互加好友的同學特別多,吳雨婷也沒有再多想,通過了對方的加好友申請。

“通過好友申請之后,這個人先問我是哪里人,我回答之后,他緊接著就說他也是那個地方的。然后,他就直接說‘都是老鄉(xiāng),可不可以江湖救個急’。”吳雨婷說。

據(jù)吳雨婷介紹,此人聲稱他的錢包在坐高鐵來北京的途中被偷,他又不敢對父母說,F(xiàn)在,他獨自一人來到學校,卻身無分文,于是問吳雨婷可不可以借給他2000元。

這些話讓吳雨婷感到有些詫異。

“怎么會有向剛認識的同學借錢的?而且這個理由也比較奇怪,錢包被偷了為什么不敢對父母說明?遇到這種事,相比于丟東西會被父母責備,獨自一人身無分文的感覺肯定更害怕。”吳雨婷說。

心存疑慮的吳雨婷就問對方是哪個班的、有沒有找輔導員?就在吳雨婷發(fā)出這段信息后,對方便如石沉大海,再無回復。

隨后,吳雨婷趕緊找到群主,詢問這名“奇怪”同學的情況。

“群主是上一級的師姐,我當時也不知道對方說的到底是不是真的,萬一是真的也能通過師姐找到學校的人幫他。”吳雨婷說。

經(jīng)過多人詢問核實,大家發(fā)現(xiàn),此人并非新生,不知道他通過什么渠道混進新生QQ群。

吳雨婷的同學王夢然也遇到這名“同學”的“求助”。她告訴記者,對這名“同學”起疑后,她就套對方的話,結果那個人只說自己是法學院的,卻連“法大四大法學院”的基本常識都不知道,更不明白“民商、刑司”分別具體指代哪個學院,由此她便確認此人是想行騙。

“新生剛入學都會接受安全教育,F(xiàn)在電信詐騙很多,新生群里難免混入別有用心之人。大一新生應該有一定的自我防范意識,不要輕信對方套近乎的言語,在有所懷疑時應通過一些涉及學校的常識去確認對方身份,對方在這個時候也會意識到自己被識破,就不會再多作糾纏。”吳雨婷說。

參觀校園險墜兼職騙局

家住北京市豐臺區(qū)的夏夢哲和夏夢彧是一對雙胞胎姐妹花,今年高考,兩人一個考入中國傳媒大學新聞學院網(wǎng)絡與新媒體專業(yè),一個考入北京電影學院學習化妝。

因為考上的大學都在北京市,不久前,姐妹二人便約好一起去學校看看。

在北京電影學院的校園里參觀時,兩人遇到了一個戴眼鏡的中年男子。對方聲稱自己是學校的行政人員,問她們來干什么。

社會經(jīng)驗并不豐富的兩姐妹沒多想,就如實告訴了這名男子一些個人情況。

對方聽后立刻表示可以帶她們四處走走,問她們需不需要什么幫助。

兩姐妹沒有多想便答應了。在參觀途中,對方告訴她們,離開學還有一段時間,可以試試去做一些兼職,例如禮儀或者平面模特,既鍛煉能力、積攢經(jīng)驗,同時也充分利用了假期的時間。說著,這名男子就給了夏夢哲姐妹一個地址,建議她們?nèi)ツ抢锛媛,并且聲稱“很多學生都會去那里兼職”。

抱著試一試的態(tài)度,夏夢哲姐妹按對方提供的地址去了兼職的地方。

“我們?nèi)チ酥蟛胖酪让嬖,當時覺得還很正規(guī)。面試的時候,對方問了一些很簡單的問題,就告訴我們被錄用了。之后,對方說要拍寫真發(fā)給客戶,一人要交1200元。他們還拿出很多照片給我們看,說得有鼻子有眼的。”夏夢哲對記者說,“我和我姐沒有太多社會經(jīng)驗,差點就相信了,幸好當時沒帶錢沒辦法付款;丶液螅覀z對父母說起這件事。我媽媽認為那個介紹我們做兼職的人比較奇怪,現(xiàn)在是新生入學季,讓我們提高警惕,我倆也覺得事有蹊蹺。”

不久,夏夢彧認識了北影的1名學長,便詢問起這件事和那個自稱為學校行政人員的男子。

學長告訴她,幸好她們沒有輕信,之前就有新生去面試相信了,結果一個假期被套了好幾千元。

“有的人會偽裝成學校老師或者學生進行詐騙,隨時保持警惕是很有必要的。”夏夢哲說。

新生獨自出遠門被騷擾

家住上海市靜安區(qū)的趙怡銘是中央財經(jīng)大學的一名新生。因父母工作比較忙,她便獨自一人乘坐高鐵到學校報名。

中央財經(jīng)大學沙河校區(qū)離車站比較遠,下了高鐵后還要乘坐公交或者地鐵才能到達校區(qū)。

在坐公交的時候,趙怡銘注意到,鄰座的一個身形高大的中年男子一直往她身邊蹭。

“因為是獨自一人出遠門,我當時特別緊張,一些可能發(fā)生的不好的事情一直在我頭腦里閃現(xiàn)。我就把一個包擋在我和他之間,但他還是一直往我身邊挪。沒有辦法,我就提起行李起身往車廂中部售票員的地方走。”趙怡銘說,“我扭頭看的時候發(fā)現(xiàn)那名男子坐到了我原來坐的位置上,還一直盯著我看。于是,我就一直提著行李站在售票員旁邊。”

對于趙怡銘而言,那段時間十分漫長。“過了幾站之后,我發(fā)覺那名男子似乎不再時刻注意我,在距離學校還有十幾里地的一站,我在車門關閉前飛快地跑下車,所幸那名男子沒有跟下來。”

趙怡銘告訴記者,她當時真是驚出一身冷汗,因為那名男子沒有做出太出格的行為,她怕當時貿(mào)然呼救反而會適得其反。同時,她也告訴記者,在公交車上發(fā)現(xiàn)這種情況不要貿(mào)然下車,在確認對方不會有機會尾隨自己之后再下車。

“作為女孩子,出門在外萬事還是謹慎一些為好。”趙怡銘說。

“開學日詐騙”如何防范?五大“防騙錦囊”要get

開學季是校園一年中最熱鬧的時段,也是針對新入學新生詐騙的高發(fā)期。針對近期出現(xiàn)的詐騙新招數(shù),給大家送上五個“防騙錦囊”,希望大家不要上當,也轉給身邊將入學的新生和家長們看看。

1號錦囊:勿點擊不明網(wǎng)絡鏈接

冒充老師給家長發(fā)短信,成為電信詐騙的一種新方式。騙子利用大人關心孩子的心理,引誘點擊鏈接后自動安裝他們事先制作好的手機木馬軟件。

短信信息主要以7類內(nèi)容進行偽裝:交費用、查看課程、查看致家長的一封信、核對家庭資料、查看考試成績、查看孩子體檢結果、學費減免。

通過“木馬APP”,不法分子便能盜取事主手機內(nèi)包括銀行卡、身份證等隱私信息,再利用這些信息實施進一步詐騙,或直接利用盜取的賬戶密碼進行盜刷或轉賬。

所以,家長要特別注意,要從學校公布的官方途徑了解學生信息,或直接與校方取得聯(lián)系,切勿點擊不明網(wǎng)絡鏈接。

2號錦囊:遇到轉賬要求事前核實

 

有的騙子以學校教導處老師等身份打電話給學生的家長,謊稱其子女剛到學校出現(xiàn)身體不適等情況需要住院,以急需醫(yī)療費為由實施詐騙。

還有的騙子自稱“某某教育局”工作人員,稱有一項針對貧困學生的助學金,并告訴一個“省教育廳辦公室”的電話。騙子謊稱這筆錢已經(jīng)轉入銀行,讓家長去銀行通過ATM機進行轉賬,在轉賬過程中,輔以繳納相關費用為由騙取錢財。

警方提醒家長,接到類似電話時要保持冷靜,要與當事人取得直接聯(lián)系,多方求證,不要輕易匯款,發(fā)現(xiàn)詐騙盡快報警。

3號錦囊:對自己的隱私嚴格保密

開學期間,同學們辦理入學手續(xù)、購買生活物資等經(jīng)常會用到個人證件,騙子們往往會盜用身份證或復印件辦理各種銀行卡、電話卡、借記卡等有價憑證。

還有的新生在非正規(guī)經(jīng)銷商處購買電話卡,可能會接到電話或垃圾短信。有些以資助新生學費、生活費為由,騙取銀行卡密碼;有些自稱是教育部或校方,以返還學費等為名,讓學生提供卡號、密碼。

所以提醒廣大新生們,對自己的隱私要嚴格保密,尤其是銀行卡賬號和密碼,切不可透露給其他人。

4號錦囊:警惕傳銷組織

 

新學期剛開始,不少大學生因課業(yè)壓力較輕希望找份兼職,然而形形色色的高薪兼職廣告也可能暗含陷阱。這些自稱中介的騙子,會要求先交押金然后等消息,最終不了了之的方式騙取錢財。

另外,目前新的傳銷手段經(jīng)常以各種掩人耳目的形式滲入校園中,如果有人告訴你他在哪里賣東西,很賺錢,不要輕易相信。當有疑似傳銷事件發(fā)生時,千萬不要輕易相信,不要心存僥幸,應及時向學;蚬矙C關舉報。

5號錦囊:拒絕過度消費和超前消費

校園貸款詐騙利用低門檻、零首付、零利息等所謂優(yōu)惠政策為誘餌騙取大學生信任實施詐騙。主要手段有:一是騙取個人信息,代替大學生辦理貸款業(yè)務,取到貸款后消失;二是幫助大學生辦理貸款后,冒用其身份繼續(xù)貸款;三是以貸款前需收取擔保金、人身保證金等為借口,反復騙取貸款大學生匯款。

要注意建立文明、理性、科學的消費觀,拒絕過度消費和超前消費,結合自身需要,選擇最恰當,對自己最有利的消費方式。

責任編輯: 劉偉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今日報道網(wǎng)”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和程序等作品,版權均屬今日報道網(wǎng)所有。未經(jīng)本網(wǎng)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wǎng)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不良信息舉報信箱 網(wǎng)上投稿
關于本站 | 廣告服務 | 免責申明 | 招聘信息 | 聯(lián)系我們
今日報道網(wǎng) 版權所有 Copyright(C)2005-2016 魯ICP備16043527號-1

魯公網(wǎng)安備 3701040200066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