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科技 > 科技博覽
投稿

我國科學家突破雜交馬鈴薯育種技術難題

2021-08-12 07:55:59 來源:人民日報 作者:蔣建科 點擊圖片瀏覽下一頁

     記者從中國農業(yè)科學院了解到,我國在雜交馬鈴薯研究領域取得突破性成果。中國農業(yè)科學院深圳農業(yè)基因組研究所研究員黃三文帶領科研團隊,創(chuàng)新理論和方法培育雜交馬鈴薯,用二倍體育種替代四倍體育種,并用雜交種子繁殖替代薯塊繁殖。國際學術期刊《細胞》(Cell)日前在線發(fā)表了黃三文團隊的研究成果,這是我國“優(yōu)薯計劃”實施以來取得的重大突破。

  全球有13億人口以馬鈴薯為主食。一直以來,馬鈴薯的生產都靠薯塊進行無性繁殖,繁殖系數(shù)低、儲運成本高、易感染病蟲害。據(jù)介紹,普通栽培馬鈴薯是依靠薯塊進行無性繁殖的同源四倍體物種,由于四倍體遺傳的復雜性,致使馬鈴薯的遺傳改良進程緩慢。目前,二倍體育種已經成為全球馬鈴薯研究領域熱點,但要實現(xiàn)二倍體雜交馬鈴薯育種,需克服兩個關鍵障礙:自交不親和與自交衰退。

  黃三文團隊前期打破了馬鈴薯的自交不親和并對馬鈴薯自交衰退的遺傳基礎進行了系統(tǒng)解析,在此基礎上,憑借學科優(yōu)勢進行育種決策,培育出第一代雜交馬鈴薯品系“優(yōu)薯1號”。小區(qū)試驗顯示,“優(yōu)薯1號”產量接近3噸/畝,具有顯著的產量雜種優(yōu)勢。“優(yōu)薯1號”的成功選育證明了雜交馬鈴薯育種的可行性,使馬鈴薯遺傳改良進入了快速迭代的軌道。

 
責任編輯: 王寧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今日報道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和程序等作品,版權均屬今日報道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不良信息舉報信箱 網上投稿
關于本站 | 廣告服務 | 免責申明 | 招聘信息 | 聯(lián)系我們
今日報道網 版權所有 Copyright(C)2005-2016 魯ICP備16043527號-1

魯公網安備 3701040200066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