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今日頭條
投稿

天天學習 | 關于執(zhí)法司法公信力,習近平這句引用意味深長

2021-01-10 16:26:31 來源:(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網 作者: 楊立新 點擊圖片瀏覽下一頁

 

天天學習 | 關于執(zhí)法司法公信力,習近平這句引用意味深長

 

天天學習今天是第一個“中國人民警察節(jié)”。近日,習近平總書記代表黨中央,向全國人民警察致以誠摯的慰問,并希望大家以實際行動踐行對黨忠誠、服務人民、執(zhí)法公正、紀律嚴明,努力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國、法治中國,為保障人民幸福、國家安全、社會穩(wěn)定作出新的更大貢獻,以優(yōu)異成績慶祝建黨100周年。

 

習近平總書記對政法工作高度重視。2014年1月7日,他在中央政法工作會議上強調,政法機關要完成黨和人民賦予的光榮使命,必須嚴格執(zhí)法、公正司法。他引用古代《官箴》中的名言“公生明,廉生威”,指出執(zhí)法司法是否具有公信力,主要看兩點:一是公正不公正,二是廉潔不廉潔。

天天學習 | 關于執(zhí)法司法公信力,習近平這句引用意味深長

 

天天學習 | 關于執(zhí)法司法公信力,習近平這句引用意味深長

 

【釋義】

據考證,《官箴》之言最早出自明初學者曹端之口,后山東巡撫年富對其詞句稍作改動,增加了“公生明,廉生威”,作為自己的為官座右銘。

這三十六字《官箴》,可謂字字警策,句句藥石。它詮釋為官之本最重要的莫過于兩點:一是公;二是廉。意思是:下屬敬畏我,不在于我是否嚴厲而在于我是否廉潔;百姓信服我,不在于我是否有才干而在于我辦事是否公正。公正則百姓不敢輕慢,廉潔則下屬不敢欺蒙。處事公正才能明辨是非,做人廉潔才能樹立權威。

天天學習 | 關于執(zhí)法司法公信力,習近平這句引用意味深長

 

年富《官箴》刻石

【解讀】

公權本姓公,用權當為民。習近平總書記在2014年中央政法工作會議上強調的“公生明,廉生威”,就是要求堅持以公開促公正、以透明保廉潔,增強主動公開、主動接受監(jiān)督的意識,讓暗箱操作沒有空間,讓司法腐敗無法藏身。

“公生明,廉生威”,不僅是對全體政法干部提出的要求,更是對全黨同志的殷殷囑托。公正廉潔是為政者應具備的基本品德,必須終身持守,絲毫松懈不得。

黨風廉政建設始終是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的大事。在擔任正定縣委書記時,他就主持制定了《關于改進領導作風的六項規(guī)定》,要求領導干部總攬全局、抓大事,敢于碰硬、敢于擔當,發(fā)揚釘釘子精神,注重工作實效。

在日常工作生活中,他更是廉潔奉公,艱苦樸素,對自己嚴格要求,率先垂范。不論是下鄉(xiāng)調研,還是外出考察,他都如數交上飯錢。有時客人來了,他自掏腰包,用幾盤農家菜相招待。一舉一動中,展現了中國共產黨人的政治品格和道德情操。

在擔任寧德地委書記期間,習近平主持制定了關于地委和行署領導干部廉潔自律的“十二項規(guī)定”。不久,當地又出臺了五項補充規(guī)定。主政浙江期間,習近平抓住作風建設不放松。他要求浙江的干部拎著烏紗帽干事,不要捂著烏紗帽做官,并代表省委常委會向全省人民作出六項廉政承諾。

黨的十八大以來,面對黨內存在的種種問題和弊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以徹底的自我革命精神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堅持不懈推動中央八項規(guī)定精神落實、馳而不息糾治“四風”,持續(xù)堅決清除一切影響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的消極因素,凈化黨內政治生態(tài),推動黨風、政風和社會風氣持續(xù)好轉,為開創(chuàng)黨和國家事業(yè)新局面提供了重要保證。(作者 楊立新)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網)

責任編輯: 孫麗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今日報道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和程序等作品,版權均屬今日報道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不良信息舉報信箱 網上投稿
關于本站 | 廣告服務 | 免責申明 | 招聘信息 | 聯系我們
今日報道網 版權所有 Copyright(C)2005-2016 魯ICP備16043527號-1

魯公網安備 37010402000660號